疫情阴霾散去,互联网行业呈现出了强劲复苏的势头,暖意也被传递到了产业链各环节,比如互联网通信云市场。艾瑞日前发布的《2023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1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市场规模达到53亿元,同比增长31.5%。预计未来全球市场增速将有望恢复到40%的水平,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7亿元。
随着流量红利消失,互联网行业今天的增长率已降到个位数。即便是放到依然在增长的企业级服务赛道来看,互联网通信云市场高达40%的增长率也属于绝对领先的水平——可供参照的是:IDC数据显示,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为28.6%。
互联网发展脉络下,IM与RTC的连接价值
互联网通信云服务(jbiyed.com),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给开发者提供底层通信基础能力的PaaS服务,主要分为IM(Instant Message,即时通讯)和RTC((Real-Time Communication,实时音视频)两类通信能力。从当年门户与搜索掌握入口,到今天超级App的山头林立,互联网行业一路发展,IM和RTC一直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。
2019年2月10日,腾讯20岁生日。马化腾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不知不觉,才想到二十年前的今晚到明天凌晨期间,只有几百k字节的第一个版本QQ99a正整装待发。”QQ(前身OICQ)成了腾讯帝国的起点,不只是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还催生了微信、腾讯游戏、腾讯视频等至今仍然高度活跃的业务。
2000年前后,互联网方兴未艾,搜狐、新浪、网易是“老三座大山”,QQ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互联网格局,腾讯与后续相继面世的百度、淘宝一起成为“BAT”三巨头。从时间线来看,IM算得上初代互联网应用,相较于BBS聊天室而言,IM应用支持点对点通信,每个人都有专属“ID”,收发消息更即时,“聊天”的体验感更强。很多人第一次上网都是先申请QQ号甚至只为聊QQ,后来,QQ上又逐渐“长出”了聊天室、QQ群、游戏、空间等互动性更强的应用。
静态的文字与图片逐渐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互联网通信需求。QQ前身OICQ 99b发布了语音聊天功能;QQ 2000就已具备视频聊天、QQ群和QQshow等功能。IM与RTC在应用中的融合,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发生。
不过,QQ未能满足用户所有的音视频通信需求。2005年,针对游戏玩家在玩游戏时很难有效快速通信的痛点,李学凌创办了欢聚,旗下的YY语音是国内第一大游戏语音通讯平台,支持多人语音互动,受到游戏公会和娱乐用户的追捧。YY语音从游戏通信软件延展出直播秀场等业务,2020年底,欢聚将旗下YY直播以约36亿美元出售给百度,自身专注于泛娱乐出海赛道。
当IM与RTC不断融合的同时,移动通信快速从2G过渡到3G再切换到4G。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浪潮掀起了新一轮IM大战,微信、易信、飞信等移动IM产品神仙打架,最终微信依托腾讯强大的社交关系链脱颖而出。当众人以为腾讯可仰仗微信这一超级App高枕无忧时,抖音又掀起了短视频直播浪潮,字节跳动体量已足以与腾讯抗衡,与此同时几乎每一个App如淘宝、携程、美团、小红书等均已将短视频与直播内化到产品成为基础组件。
5G不是终点,移动互联网未到尽头。三年来疫情阻隔人们见面,互联网通信反而大放异彩。除了IM与音视频通信进一步普及外,IoT(物联网)、语音房、VR/AR以及元宇宙等新的通信模式加速落地,进一步打开了互联网新的可能。
从WEB到WEB2.0到Mobile到IoT再到XR元宇宙,从门户时代到社交时代再到短视频直播时代,IM与RTC都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,且两者一直都“水乳交融”。
互联网核心价值是“连接”,底层能力是“通信”。不论是HTTP/TCP/IP等网络协议,抑或是W3C/HTML/CSS等标准,还是3G/4G/5G等移动网络的严禁,互联网的底层技术本质都是在解决“通信”的问题。正如“上网”的字面意思一样,通信堪称互联网产业的一切基础,很少有互联网应用能绕过通信这一环。
通信云服务,加速互联网产业的壮大进程
值得注意的是,IM不只是出现在QQ这样的产品形态中,在电商客服、OTA旅游平台、外卖平台、网约车平台、游戏、在线教育等等几乎所有互联网应用中,均有IM的身影,比如用户与客服对话,再比如老师与学生交流。
起初,开发者不得不从0到1搭建互联网通信系统。2014年前后,融云最先将IM能力从社交应用中抽取出来进行封装,以API/SDK的方式提供通信PaaS服务,成为让各类应用具备社交属性的基础组件。自此,专业服务商开始出现,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,它们有的起家于IM PaaS,有的专注于RTC PaaS,到今天大多数已实现IM与RTC的融合发展。基于通信云服务,开发者可以高效率、低成本、极快地获得IM与RTC等基础能力,从而将更多资源与精力倾注在上层业务上。
云计算的出现至少加快了互联网产业十年的进程,因为它彻底解决了互联网应用的“基础计算”的难题,即用最低成本、最低门槛、最高效率的方式,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拥有计算、存储、网络等底层资源,且需要支付的成本也比传统IDC少了一大截。
互联网通信云的出现,同样直接加速了互联网的壮大进程,它让网站应用、App等均可以快速拥有IM与RTC通信能力,且需要付出的人员、资金等成本也呈现出了指数级下降的趋势。正因为此,不只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会选择互联网通信云服务,大型企业也会采用专业的第三方通信云服务来实现应用。
互联网产业规模日盛,互联网通信云也逐渐扮演起基础设施的角色,在底层支撑着电商平台的客服、婚恋社交的聊天、兴趣社区的互动、娱乐直播的连麦……“默默无闻”却又不可或缺,互联网通信云的市场规模也逐渐发展到今天的百亿级市场规模,且市场在经历8年左右的发展后已趋于稳定,强者恒强的寡头效应已出现。
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《2023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IM PaaS领域,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,其测算在月独立设备数排名前1000的App中,融云覆盖的App日活设备数合计超过8500万台,居于专业互联网通信云厂商之首,超过第二名一倍以上。
2014年融云即时通讯云服务的首款SDK上线,起家于飞信核心技术团队的强大技术基因让它在IM PaaS领域展现着极强的统治力,一直稳居IM通信云市场首位。
在IM的既有优势外,融云不断加强RTC实时音视频布局,如今已形成“IM即时通讯+RTC实时音视频+X通信周边能力”的核心架构,整合多项通信能力、业务场景功能和扩展能力组件,形成覆盖兴趣社交、泛娱乐、游戏、电商、远程医疗、出行、协同办公等多领域的解决方案,给全球数十万开发者提供专业、简单、稳定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,成为30万+App背后的“通信云功臣”,客户已遍布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。
新玺配资-新玺配资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-杭州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