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也要解决不懂装懂、自以为是的问题,防止出现拍胸脯、拍脑瓜、拍屁股的‘三拍’干部。”近日,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广大干部。“三拍”现象,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“不切实际、不加思考、不负责任”的工作作风,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员干部的“致命伤”,那么作风蜕化则是“慢性病”,若不及时“对症下药”,不仅危害个人健康,更会“传染”他人,严重损害群众利益、污染政治生态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挖问题根源,厘清现实危害,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锻造过硬作风,努力成为事业发展的“实干家”、群众信赖的“贴心人”。
“三拍”现象非一日之寒,其根源错综复杂。在思想层面,这类干部政绩观扭曲,热衷于“显绩”而忽视“潜功”,甚至将个人升迁凌驾于为民造福之上。在能力层面,“本领恐慌”未转化为学习动力,反倒用“自以为是”掩饰本领匮乏,将权力当真理,将经验当万能钥匙。在制度层面,决策机制缺少严谨论证过程、问责链条缺乏精准定位环节,都为“三拍”问题提供了滋生土壤。更为棘手的是,“三拍”动作往往环环相扣、次第发生。“拍胸脯”是“拍脑瓜”之后的惯性动作,“拍屁股”则是“拍脑瓜”的必然结局。一套“组合拳”下来,往往导致政府资源空耗、城市发展失序,不仅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,更使问题悬置、责任落空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腐蚀治理根基。对此,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,必须坚决纠治。
固本培元,涵养“不想拍”的思想自觉。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“三拍”干部之所以有恃无恐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根基不牢。为此,应引导党员干部深植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信仰,树牢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念,摒弃滥建“天价雕塑”等速成工程的思想,将发展“农文旅融合”类造血项目的工作置顶。同时,坚决破除“官本位”思想,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,号召干部弯下身子做调研,践行“深、实、细、准、效”五字诀,深入街巷里弄、项目一线,在“五边四旁”“家长里短”中发现真问题、实需求。只有这样,广大干部才能矫正思想航标,把群众急难愁盼、冷暖安危挂在心上,把人民满意、社会发展作为干事创业“度量衡”。
赋能强基,培育“不会拍”的能力素养。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面对城市治理的复杂课题,本领恐慌易导致不懂装懂、主观臆断,唯有具备真才实学,方能科学论证、精准破题。针对干部的知识盲区和能力弱项,可以邀请顶尖学者和一线“行家里手”传道授业,系统培训专业知识;也可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前沿、矛盾集中领域“墩苗”历练,在啃“硬骨头”、接“烫手山芋”中练就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硬功夫。唯有练就“金刚钻”,贴上“懂行”标签,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,摒弃凭空臆想的“昏招”,拿出切合实际的“真招”。
扎紧篱笆,构建“不敢拍”的制度铁笼。如果将个人本领比作“软实力”,那么制度规矩就是“硬约束”。若想杜绝“三拍”干部的侥幸与冲动,必须打造全链条、闭环式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。具体而言,决策环节须推行重大事项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;执行过程要实施精细化、项目化管理,明确路线图、时间表、责任人,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监测预警;项目结束后要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。在制度“高压线”的震慑下,党员干部的每一“拍”都将招致可溯的严厉问责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、在轨道上正确行使。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根治“三拍”弊病并非一日之功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广大党员干部当时刻以总书记告诫为镜鉴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躬身自省,以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扎实作风履职尽责,努力用实干笔墨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发展答卷。
【供稿单位】中共普宁市委组织部
【作者】洪凯涛
【频道编辑】周丽娜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新玺配资-新玺配资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-杭州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